標籤與愛
曹姿孋

美國人一般都愛冒險、創新和搞笑。我在不久前與一班美國牧師和宣教士聚餐時,談到為國家祈禱的話題,有的人提議為我們衣服上的標籤所標示的國家禱告。我們便立時查看鄰座衣領上的標籤。一個標籤識別一個國家,而一個人也能如此被標籤出來,正如我在文首標籤美國人一樣。

其中一位我最喜愛的作者Max Lucado,在他的著作A Gentle Thunder: Hearing God through the Storm中,也曾提到標籤的問題。他解釋我們為什麼要在不同人身上放上標籤:『談論人比幫助人更為容易;辨論同性戀問題比與同性戀者交朋友更為容易;討論離婚比幫助離婚者更為容易;爭論墮胎問題比助養孤兒更為容易;投訴社會福利制度比幫助窮困者更為容易;為人放上標籤比去愛人也更為容易。(p.158)

宣教士都被標籤為「窮宣教士」,怪不得人們都把用過的茶包和舊衣服贈予宣教士。(意謂:噢,他們不能負擔任何新的東西。)
宣教士都是自我犧牲的。(意謂:他們是七天廿四小時候命的。)
宣教士都是勤奮的。(意謂:他們很老土。)
宣教士都是屬靈的。(意謂:他們都能直通神旨的。)

標籤可以是好,也可以是壞的,無論怎樣,我們都是把人放在自己所定的框框中,然後憑著人們的外表,再透過我們的有色眼鏡來判斷他們。耶穌為我們豎立了榜樣,他看破尼哥底母、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、瑪利亞、馬大、彼得、多馬、你和我!不錯,為人放上標籤比去愛人更為容易,但神是叫我們在放上標籤之前,先去愛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