腓利就起身去了
使徒行傳八章4至8節,26至31節

勞綺華/澳門中信董事會主席

教會在第一世紀大受逼迫之際,基督徒分散到各地的時候,獲選負責管理教會飯食的七個執事(徒六5),其中較傑出的腓利到了撒馬利亞。

在那個時代,往撒馬利亞傳福音是件異乎尋常的事,因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悠久以來互不來往(約四9)。在猶太人眼中,撒馬利亞是不潔之地,撒馬利亞人是不潔之民,是雜種。最好就不要與之來往,也要盡所能避免走過這不潔之地,免得自己也成為不潔之人。然而腓利卻選擇來到這個「不潔之地」,向這些 遭自己同胞輕蔑的「不潔之民」──撒馬利亞人──宣講耶穌的事蹟。

他因教會遭逼害而下到撒馬利亞,在不經意中為教會採取了歷史上最重要的步驟,使基督復活的大能得以在撒馬利亞彰顯,鬼附的得釋放,殘疾的得醫治,連術士西門也歸主。城的人「同心合意的聽從他(腓利)的話」,並大有喜樂。

如此成功又有果效的福音工作,為這素來遭漠視的撒馬利亞地鋪了路、奠了基,以致使徒後來也可在此地傳揚福音。只是,就在福音事工得到順利發展之際,主的使者卻對腓利說︰「起來!向南走,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。」那路是曠野,一片荒蕪,渺無人煙,何來事奉?何來發展?順服的腓利不戀棧當時的好環境,遵命的起身去了,結果在路上帶領了第一個外邦人,一位在埃提阿伯掌管銀庫的太監信主,福音因而得以傳到非洲。直到今天,這個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埃提阿伯國(註),雖然鄰近國家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,但七千四百多萬人口有大部分人仍信奉基督。

因此,腓利可說是基督教會的建造者之一。他那因順服而有的胸襟,縫補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之間的裂痕,見證了基督乃是普天下人的基督(救世主)。

從他對主的順服我們得的提醒包括:
教會方面︰若只著重城市宣教,忽略落後地方福音需要,少訓練宣教士從事鄉村宣教,就會造成年青人或傳道不願吃苦到偏遠落後地方開荒。

個人方面︰現今生活在文明社會,物質豐裕發展機會多,使信徒也只忙於顧自己的事,無暇兼顧教會事,為己求多,為教會為別人求少!因此,愈來愈少信徒肯放棄舒適生活,為主踏上宣教路。

人生最大的特權,是能參與主的大使命,按神所賜的恩賜,配合教會的方向與目標,體貼主心腸,順服主呼召,一如「腓利就起身去了」,使福音得以傳到地極。獻身機會就在眼前,不要等以後才奉獻。

註:埃提阿伯,今稱衣索匹亞,又稱埃塞俄比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