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瑟這名的原意是增添,創世記中記載拉結蒙神記念,誕下男嬰,取名約瑟,她說:「願耶和華再增添我一個兒子。」(創三十24)耶穌肉身父親的名字也是約瑟。當然,猶太人取名約瑟的絕不僅上述兩人;在使徒行傳記載的這個約瑟,更因他獨特的優點而被使徒稱為巴拿巴。巴拿巴的意思是勸慰之子(參徒四36)。所謂勸慰之子,就是善於勸勉和安慰,被勸勉和被安慰的人就會得著鼓勵。 聖經中提及巴拿巴的行事為人都是正面的,當保羅幡然歸主後,由大馬色返回耶路撒冷,想結交眾門徒。但人人都害怕保羅,懷疑他的悔改只是陰謀,目的是潛入基督徒群體中展開逼害。惟有巴拿巴信任他,甘冒生命危險接待他,帶領他見使徒,並說服其他信徒相信保羅已成為真正的基督徒(參徒九26-27)。 勸勉眾人恆久靠主 其後,巴拿巴和保羅再次順服聖靈的呼召,開始另一段宣教之旅。(參徒十三2-3)他們到過很多福音未及之地,接觸萬千未得之民,放膽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。(參徒十三5,16,46)宣教路從不易走,處處都有困難逼迫,甚至被困監牢,更有可能殉道。巴拿巴和保羅幾次遇到危難,如被趕出境外;被人用石頭襲擊,保羅甚至被打得半死;(參徒十四5,19)更曾受到信徒的質疑。(參徒十五2)然而,巴拿巴並沒有退縮,仍堅持排除萬難,四出宣教。(參徒十五22,36,39) 發揮勸慰屬靈特質 巴拿巴最值得宣教士學習的,乃是良好的人際關係。我們常聽到屬靈人分享經驗:當與神的關係良好時,與人的關係自然會好;當與神的關係不好時,與人的關係也會不好。如今的宣教士不僅要有高IQ(智商),更要有好的EQ(情緒智商)。巴拿巴所重視的不是事工,他所重視的是人。他十分重視宣教同工-保羅,我們欣賞巴拿巴閱人的眼光。他對人人排斥的掃羅(保羅)投以「信任一票」,既親自接待他,更作他的推薦人。 保羅在宣教大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,但我們可有仔細一想,是誰扶保羅一把提拔他的?當保羅遭排斥時,巴拿巴卻挺身而出;若非如此,保羅難以得到耶路撒冷使徒們委以重任。保羅本身就是大數城的人,他悔改後在耶路撒冷為主作見證,卻有人想殺害他,所以信徒把他送回大數。(參徒九30)作為屬靈長者的巴拿巴紆尊降貴,禮賢下士,猶似孔明三顧草蘆,躬身往大數邀請保羅,更謙謙卑卑與保羅同工,一起踏上宣教旅途。巴拿巴提拔保羅,培育保羅,更在保羅背後大力支持,甚至不介意保羅所作的比他的更偉大,這正正是現代宣教士應該效法的。保羅的宣教果效,足以證明巴拿巴的成就。
|